教學內容綱要:
1. 理解問題的方法:學習透過觀察、訪談與討論等方式收集資訊以發掘真實問題;
1) 認識(recognize)使用者(user’s)對背景(context)和環境(circumstance, i.e. products, environments, and services)的情感反應(emotive response);
2) 了解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整體方法(holistic approach);
3) 以使用者觀點(user’s viewpoint)收集(gather)和分析(analyze)數據的研究計畫;
4) 透過使用者需求的紀錄與論證,說明解決方案的創新方法,來擴展所學到的知識
2. 透過議題思辨的訓練,規劃實際可行的創新行動,具體目標如下:
1) 描述定義和解決問題的系統過程
2) 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
3) 討論解決方案
4) 確定設計思維過程和方法
3. 學生將可以透過本課程的操作,獲得以下技能
1) 可視化(visualization)技術的討論與應用
2) 構思技術(ideation techniques)可幫助您找到最佳解決(best solution)方案
3) 如何選擇合適的(appropriate)可視化技術來提出解決方案
4) 使用圖形技術(graphic techniques)達到有效思維交流
透過本課程的操作,獲得以下技能
1) 可視化(visualization)技術的討論與應用
2) 構思技術(ideation techniques)可幫助您找到最佳解決(best solution)方案
3) 如何選擇合適的(appropriate)可視化技術來提出解決方案
4) 使用圖形技術(graphic techniques)達到有效思維交流
日期 | 上課時間 | 授課內容 | 授課地點 |
---|---|---|---|
8/26 | 08:10~10:00 | 1. 課程內容介紹與進度說明;
2. 設計標的現場觀察與資訊蒐集。 | 三光里 |
8/26 | 10:10~12:00 | 理解問題的方法:
1. 使用者經驗觀察、訪談;
2. 分組討論:資訊收集與分析;
3. 問題彙整。 | 三光里 |
8/26 | 13:10~17:00 | 議題思辨與規劃實際可行的創新行動
1. 描述定義和解決問題的系統過程;
2. 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
3. 討論解決方案;
4. 確定設計思維過程和方法。
方案與策略建構(設計需求計畫書)
可視化(visualization)技術的討論與應用;
1. 構思技術(ideation techniques)可幫助您找到最佳解決(best solution)方案;
2. 如何選擇合適的(appropriate)可視化技術來提出解決方案;
3. 使用圖形技術(graphic techniques)達到有效思維交流 | 三光里 |
1. 課堂學習後的隨堂發問及課堂出席 40%。
2. 成果 60%